精辟 | 按需印刷――且聽他們如是說……
2015年5月20日,由北京印刷協會、北京質量協會印刷分會以及元亨利云印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按需出版研討會在京隆重召開。本次以“按需出版、云印刷與個性、按需印刷的差異及未來”為議題的研討會成功吸引了40余位出版社、印刷企業以及行業媒體代表共同參與。
協會說——
按需印刷是助推出版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北京印刷協會理事長任玉成首先強調,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按需印刷研討會議,推進出版、印刷行業上下游間的溝通與交流。眾所周知,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轉型已成趨勢。紙媒體的出版雖不可能消亡,但發展空間不斷受到制約,這一點在發達國家已引起關注。在此背景下,按需印刷應運而生,它是助推傳統出版產業發展的關鍵。印刷廠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在積極的做著貢獻。傳統印刷總量不斷下降,數字印刷未來發展前景不斷凸顯,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近兩年發展比較快,而且在技術上也是愈發成熟,已經可以滿足出版單位短板,個性化的印刷服務需求。
任理事長表示,就北京地區來說,目前出版社的總量占到全國將近50%的比例,但真正的按需印刷大環境還尚未形成,因為對于企業來講現在才剛剛是起步階段。目前數字印刷設備、耗材成本相對較高,企業的管理模式、運營的商業模式以及服務模式仍停留在傳統印刷的層面上,等等問題不斷阻礙按需印刷的進展。希望出版、印刷企業匯聚一堂,交流共同,分享經驗,建立起出版與印刷企業間的友好銜接。
企業說——
云印刷、按需印刷、個性化印刷的千絲萬縷
什么是真正的云印刷?按需印刷的定義又是什么?個性化印刷有哪些特性?元亨利云印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吳德銘博士在現場帶來了不一樣的解答:
•云印刷,簡單的來說就是網絡接單、合版印刷。適合于中短版業務,價格上有競爭優勢,但材質選擇受限,且妥協中間品質。
•按需印刷,是印刷廠依照客戶要求的中短版業務來印刷制作。應用數碼印刷,能夠實現原來的品質。
•個性化印刷,是消費者將已完成的設計稿、文稿通過網絡下單的形式,以數碼印刷方式印制。這種形式相對印量較小,能夠保證穩定的品質。
三種印刷方式在客戶形態、印量、品質要求以及印刷方式上均存在著差異。而現在強調的按需印刷是指成規模化的定制印刷方式,并不等同于云印刷亦或是個性化印刷。
元亨利云印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真正的按需印刷以及個性化生產加工領域,他們強調印后加工,通過對印品的印后整飾,加工,實現為客戶加值。
出版社說——
數字印刷新體驗 按需印刷挑戰與機遇并存
標準出版社:數字印刷適合我們企業的模式,能夠實現遠程、多點、異地、同步的特性,全國布點,實現立等可取。在與很多設備商合作的過程中,一步步根據需求實現改善,不斷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實現“訂折切”一體化,成功從按需印刷轉型按需出版。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統一定價、統一版式、統一紙張、統一防偽標,這四大統一標準。
外研社:我們的數字印刷主要體現在文件管理、工作流程的梳理以及工藝用紙的規范引導上。按需印刷是一個新的業務運作方式,全國布點,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去年與前年相比,我們在數碼印刷上的印量實現了大幅的增長。
北京出版集團:按需印刷與傳統印刷不可分割,未來不可能完全依靠個性化。按需印刷輔助按需出版,助力其走的更綠、更遠、更高尚。按需印刷技術的質量較傳統印刷相距較遠,所以目前出版社方面也只是嘗試去做,還是有很多局限問題。
人教社:2013年開始有規劃的涉足按需印刷,在這幾年的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諸如應用的定位、流程、服務體系、價格體系庫不統一等問題。版權的問題也同樣不容忽視,這也是阻礙按需印刷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
電子工業出版社:按需出版需要大的數據庫來支持,進行定點投放,實現被動變主動。而且需要有相應的定價管理系統配合按需出版的開展。
農業社:我們目前的按需印刷也只是作為傳統印刷部分的補充。要想實現真正的按需印刷還需要未來不斷的探索。我們目前的平衡點是500冊。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未來唯有優勝略汰。
勞動社:2012年開始啟動數字印刷,去年在印量上實現了較大的提升。目前的平衡點是1000,我們將其作為傳統的一個補充。推進過程也受到了文件安全等問題的影響。
小結:
通過本次研討會,無論是協會、印刷廠亦或是出版單位都給出了一個明確的觀點,那就是按需印刷是大勢所趨,但在推進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企業投入之后并不能獲得相應的回報。首先,數字印刷的成本相對較高,使得業務無法開展。其次,出版社與印廠之間并不能形成很好的銜接,所以印刷廠并不能夠形成規模化的定制印刷,使得按需印刷無法普及開來。再次,并不能夠形成真正理想的硬件配套,也就是設備間的聯線問題目前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以及在印刷質量上也并不能滿足印制的需求。
諸多的因素制約著按需印刷的開展,使得目前很多的出版社還只是將按需出版作為傳統出版的一個補充。但正如任理事長所說,按需印刷的道路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工藝、成本等問題還需要在未來長時間的磨合中來尋找解決方案。
現場參與活動的印廠及出版單位都十分看好本次研討會的形式。通過溝通交流,經驗介紹,更好的打通了出版、印刷行業的鏈條。雖然探索的過程還會有困難與挑戰,但是全行業積極行動起來,按需出版、按需印刷會得到很好的推廣與普及,帶動出版印刷行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