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印刷工做到燈塔國父 頭像還被印上百元美鈔
對于本杰明·富蘭克林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除了小學課本上教過的,他不怕作死發明了避雷針外,你們還知道他其他什么事跡?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八卦一下他那些鮮為人知的事跡。
因兄弟姐妹多只身到費城打拼
1706年1月17日那天,富蘭克林出生在了美國波士頓,因為有多達16個兄弟姐妹,他爹連供他讀完書的錢都不夠。肄業后的富蘭克林,只能靠瘋狂讀書自學,來構建知識體系框架。
17歲那年,身無分文的富蘭克林,只身南下來到費城打拼,先在一家打印店打工,又去一家印刷廠里當學徒,一干就是十幾年。
為啥這哥們如此執著于“印”呢?就因為他能一邊干活,一邊閱讀印出來的書……這種學習的勁頭,簡直令吾輩汗顏啊!
在印刷業中成長之后,21歲的富蘭克林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創立了一個讀書討論小組Junto。后來Junto被改建成了“費城圖書館俱樂部”,成為全美國第一家圖書館。
在印刷業打拼多年的他,深深領悟到了只要善于用好這個工具,就能用輿論引導人們做正確的事。從此,富蘭克林開始辦報紙,他創辦的《賓夕法尼亞公報》,以獨特的視角倡議公民美德,在民眾間好評如潮。
聲名鵲起的富蘭克林,被視為美國出版業和新聞媒體行業的開山祖師之一,關心公共服務的他,還創立了北美第一支消防隊。
1943年,邁入而立之年的他,又出資創建了一所學校,也許你沒有聽說過“費城學院”這個名字,但是由它演變而來的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那可是鼎鼎有名……
功成名就后開始搞科研
功成名就的富蘭克林,卻在此時做出了一個并不艱難的決定,連文憑都沒有的他,居然想要搞科研。
這就是后來我們都知道的,他在某個電閃雷鳴的暴雨之夜,領悟到了天雷勾地火的真諦,成功發明出了避雷針,被倫敦皇家學院表彰……
不過在其他的領域,富蘭克林也是一個達芬奇那樣的大神:40歲那年,他忽然對人口學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一番對人口增長趨勢的計算,他準確地推斷出一個世紀后,美國的人口將超越英國。
富蘭克林的預言果然被證實了,他發表的那些論文,被亞當·史密斯和馬爾薩斯兩個經濟學家注意到了,并基于他的文章邏輯,拓展出了自己的理論,
后來當上美國郵政局長后,他又發現了一個現象:從英國開往美國的郵輪,到達羅德島和紐約的航程,會相差長達半個月……
為了搞清楚這個現象,富蘭克林又親自做了一番研究,終于發現了那里存在一個洋流,并將其命名為“墨西哥灣流”。
富蘭克林還發明了老年人用的雙焦距眼鏡,幫助他們同時看清遠近的事物。
在熱力學領域,他改良了取暖的爐子,使其能節省四分之三的燃料,并被命名為“富蘭克林爐”。
在數學領域,他創造了8次和16次幻方,這兩個幻方之復雜,至今還令數學專業的新生頭大。
此外他的發明還有以下一堆:暴風雨推移圖、搖椅、玻璃琴、顆粒肥料、游泳眼鏡、蛙蹼、柔性導尿管、新式路燈……
更令人動容的是,富蘭克林從未把任何發明成果申請專利,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我希望,這些發明能給人們帶來好處,只要它們是為公眾服務的,那么我們就應該自由而慷慨地去做。”
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富蘭克林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真正牛逼的技術geek,究竟能成長到什么地步:在獨立戰爭爆發之后,他放下了手中的研究和產業,毅然加入了對抗英國人的戰斗,又參與《獨立宣言》的起草,最終成為了大燈塔國的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