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櫳:挖掘“大數據”能帶來印刷行業什么未來!
發表于:2017-03-09 印貓網
當前,大數據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正成為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印刷業也不例外,然而印刷人能夠從大數據中獲知什么,很多人依然是一頭霧水。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給印刷人一些啟發。
印貓網(印刷包裝行業第一家也是最大的眾籌互聯網交易平臺)董事長蔡玲櫳先生選取了天貓超市、順豐優選、1號店、當當網、蘇寧易購、中糧、京東商城、拍拍網、淘寶網、大眾點評網等平臺正在銷售的生鮮類水果的線上銷售情況進行了觀察并統計,透過數據向人們揭示出了大數據到底對印刷包裝行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水果網絡銷售 數據揭示包裝真相
此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排在網購水果第一位的是奇異果,蘋果、橙、檸檬等水果緊隨其后,但是可以看到排位靠后的水果銷售情況和前三種水果的銷售數量差距較大。
對這些水果的銷售單元分布數據分析后發現,每次網購達成的水果銷售克重占比最大的是500克和1000克,其次為2500克、2000克等,與前兩項相比數量也有較大差距。
眾所周知,水果用到的主要包裝物料分為單個保護包裝盒、功能包裝、內包裝、外包裝4類。其中,功能包裝包括氣泡袋、物流泡沫墊、保鮮膜等;內包裝包括泡沫箱、PET吸塑包裝和坑紙隔層等;外包裝則均以瓦楞紙箱為主。
假設如上情況代表水果印刷包裝市場的整體情況,那么印刷人透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到什么呢?
姑且稱為大數據的小部分樣本分析:首先,可以了解網購水果市場對瓦楞紙總需求到底有多大;其次,了解目前常用紙箱網上銷售的價格。之后,紙箱企業可以得到如下4個方面的指導:
第一,瓦楞紙箱為主要生產的熱門產品;
第二,預估可銷售的產品及數量;
第三,預先安排生產,降低成本;第四,確定銷售價格,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挖掘“是什么”背后的“為什么”
透過如上對水果網絡銷售情況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了解到大數據到底能夠為印刷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今,數據這種商業資本,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投入,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利益。事實上,一旦思維轉變過來,數據就能被巧妙地用來激發新產品和新型服務。
那么印刷行業如何利用大數據為自己服務?
印刷企業是否在年底總結時不再糾結為什么沒有這樣做?
還是已經利用龐大的數據量預測未來并為自己服務?
其實,印刷電商只是互聯網進入這個行業的初期表現,無論從事直接印刷品生產制造,還是為印刷加工企業提供服務,印刷電商都是利用消費型互聯網為手段將購買習慣引導到線上,形成購買行為。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其實都是一回事,都是將客戶需求盡可能標準化,并演繹成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商品,并透明地展示、高效地提供。
當下,部分印刷人過分在意做電商到底是做客戶還是做個人,其實不必如此,最重要的是全格局地明確消費者在浩瀚的互聯網海洋中對平臺或網站或者更新的物聯網單元進行選擇的思維方式。除了營銷推廣外,更重要的是真的給客戶帶來價值。而這種數據背后的價值正揭示出消費者真正的消費軌跡,也就是行業的真正趨勢。優質平臺在其中將扮演每個在線和移動命題分析的重要部分。企業需要完全收集和利用數據中展現的表象,以提供更個性化的體驗、上下游感知服務,以及有針對性的信息,實現只對某個顧客提供服務的效果。
數據揭示的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正是這種本質的體現讓我們能發現這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對企業幫助會更大,然后才是知道“為什么”。在大數據時代,企業不必非得知道現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讓數據自己“發聲”。如我們能夠知道印刷包裝行業后面的發展“是什么”,企業則可以對自己的戰略進行調整。
打造印業自己的數據平臺
放眼四周,在過去一年間,幾乎所有企業都開始搞大數據。然而大數據是個獨立的存在,數據如何獲得、如何核準、用何種工具分析、如何利用結果指導實際工作,這些都是核心問題。
印刷行業目前還沒有具有影響力的在線數據采集工具,以前的數據關鍵詞統計對印刷包裝行業只有宏觀意義,已經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大量大數據來源于傳統手段,沒有真正用到實際中。而印刷行業還沒有非常成熟的數據平臺,很多印刷包裝企業和有識之士正在投身到這一嘗試中。
但印刷人如何真正意義上地透過大數據利用正態分布工具將大概率事件分件,找到最準確的主流產品和服務,并且進行服務的商品化、標準化工作,同時利用正態分布開啟一場尋寶游戲。起碼目前在業內這種運作方式并未形成氣候。必須肯定的是,對于數據的看法以及對于由因果關系而向相關關系轉化時釋放出的潛在價值的態度,正是主宰這場游戲的關鍵。
要想實現這種價值,請先回答好如下問題:我們能否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利潤價值;我們是否可以預測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總量;借助數據,我們是否還可以通過和相關消費型平臺商城合作,分析消費的區域、品類、時點等方式,拓展業務;透過數據,我們是否可以更合理地分布自己的印刷工廠、包裝物料工廠、物流倉儲中心、不同季節時間的包裝材料配置等;我們是否可以透過客戶評價數據改進我們的包裝材料,透過與客戶的互動開發更符合客戶需求的包裝產品。
這些表面無序的分布其實有消費者真正的使用習慣,在物理的潛意識中不自覺地表現出來,這些就是我們要找的包裝印刷行業的入口。
大量的碎片化包裝需求,透過數學工具分析,正態分布、運籌優化、線性回歸等,將所謂的人性準確揭示,找到入口就找到產業復制的竅門,相信很快會成就一些超級巨無霸型包裝印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