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人談印刷之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印刷,一直悄無聲息地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默默無聞地服務于每一個人。而我們對于印刷的態度,或是因為太熟悉,所以反而看不到其存在之重要。于是,一段尋蹤印刷故事的旅途正式開始......
相較于印刷圈外人與印刷的小火花,印刷人,之于印刷,則有著更多的故事、更復雜的情緒——他們,如是說......
第一次關注印刷行業是在2005年7月,那時我已獲悉自己被曲阜師范大學印刷工程系錄取,當時對印刷行業的認識還比較膚淺,盡管后來學習了專業課知識,但也只是模模糊糊地了解了印刷的大概模樣。切實感受印刷則是在印刷廠實習的時候,在飛達聲中,我對印刷的工藝流程有了更直觀的、更具體的認識,在向車間同事學習的過程中,才頓然覺得書本上的知識鮮活起來。于是從那時起,做一名優秀的印刷人成為了我的理想信念。
2009年畢業后,我進入山東虎彩泰山印刷有限公司,在公司領導的培養和師傅的帶領下,從印刷機學徒、BOM技術員、材料工程師,到虎彩印藝總公司技術管理部職員,尋找新材料、解決材料問題,將材料成本降低、進行技改項目、提高技術管理。我在深入的工作、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技術知識和管理方法,自然而然地真正融入了印刷行業,成為了印刷行業的一分子,在與印刷同行的道路上也不再生澀與茫然。
環保
我對印刷的新認識
2015年來到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工作后,我對自己和印刷也有了新的認識和展望,有幸參與了公司發展中環境治理與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階段。近幾年,隨著《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工作的推進,北京打響了“藍天保衛戰”,提出大氣污染治理要啃“難啃的硬骨頭”,同時,印刷業也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困難抉擇。而北京華聯以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環境治理理念,減少了VOCs排放,取得了讓各界認可的優異成績。
取消異丙醇、降低潤版液配比等源頭消減的貢獻比,約占減排總量的60%。持續開展清潔生產行動,節能降耗減污增效,通過管理措施和工具改造,減少無組織排放,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VOCs的產生。在工藝產生廢氣的環節加裝集氣罩,將廢氣收集進入末端廢氣治理設施,實現清潔排放。從2011年實施綠色印刷以來,出版印刷業在工藝環保和綠色產品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綠色印刷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未來還需持之以恒地實施下去,從而不斷提升行業生產水平。
智能化生產
行業新亮點
展望行業未來,借助互聯網技術,智能化生產必將是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新亮點。印刷前工序的數字化工作流程早已付諸應用,而印刷后工序人員密集型的生產方式仍未得到改善,這也是制約印刷生產水平提升的一個主要瓶頸因素。目前印刷設備的型號不同,前后工序自動化程度差異大,生產智能化道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未來的智能化生產讓我們充滿想象;一鍵式下單甚至智能產品自主下單,全流程自主配置生產,設備智能生產與轉單,智能倉儲物流集約利用空間,大數據智能分析與系統自我學習優化,印刷的未來將前途無限。如此,硬件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之后,企業與企業之間智能化生產基礎的差異將縮小,而優化工藝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信息流和實物流、新模式下的營銷策略和智能工廠經營策略,乃至智能工廠人員設置和績效管理等軟實力,都將是決定智能工廠未來生存的新狀況的關鍵點,也是未來印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感謝老師、領導和師傅將我帶入印刷行業,培養我一步步成長。正所謂“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正是一代代印刷人的努力與付出,才有了今天印刷的輝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未來需要更多的年輕的印刷人,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與智慧,不畏道路艱險,不惜付出血汗,共創智能印刷的美好明天!
(作者單位為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