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人談印刷之我與印刷一起飛
印刷,一直悄無聲息地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默默無聞地服務于每一個人。而我們對于印刷的態度,或是因為太熟悉,所以反而看不到其存在之重要。于是,一段尋蹤印刷故事的旅途正式開始......
相較于印刷圈外人與印刷的小火花,印刷人,之于印刷,則有著更多的故事、更復雜的情緒——他們,如是說......
兒時初次與印刷結識源自于隔壁 “刷、刷、刷”的機器噪聲,每次從門口路過,濃重的味道都讓我掩鼻而行,偶爾會撿到小拇指大小的“鐵塊兒”,拿在手中,仔細端詳,不知為何物,隨后其會被小伙伴們當作“子彈”,“嗖”地一聲摔向天際,看誰扔得高,扔得遠。后來漸漸長大,慢慢地知道,那種讓我們心煩的噪聲是油墨與紙張的剝離聲,濃重的氣味是油墨散發出來的,那些“小立方體”的“鐵塊兒”則是教科書中的的“活字”。
時光荏苒,轉眼間過去了三十年。
第一次看到海德堡四色膠印機,顛覆了我對作坊式印刷的概念,其塊頭足足占據了整個房間。在驚嘆于其印出的精美畫面的同時,我更是對印刷的速度瞠目,當然,轟隆隆的嘈雜聲和濃濃的油墨味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
2007年第一次來上海實習,見到了數字印刷機——施樂“愛將3”,透過明亮的恒溫恒濕工作間,印刷品在收紙器中被規律地堆疊在一起,推開房門,在與師傅討論的同時,驚訝地發現,操作人員不需要再湊近耳旁大聲喊話,而那些記憶中刺鼻的味道也消失殆盡。之后,慢慢地接觸印刷,讓我更加了解這個行業,印刷的過程其實融入了很多新的概念——可變數據、光柵立體、超寬幅輸出、多介質及立體打印、數字模切,等等??萍荚谶M步,印刷也在前進。
而今有幸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從事印刷方面的教學,在傳授印刷知識給學生的同時,我也多了些許思考。
傳統與數字相結合
凸顯優勢
我們這里所說的傳統型與數字型相結合,是指在機器結構制造方面需要兼顧傳統與數字印刷結構的特點。單一傳統型印刷機存在高能耗、高成本、資源浪費等現象,而單一的數字印刷結構,雖然在噪聲及排放方面有了提高,但是其印刷速度與穩定性不及傳統印刷。將兩者結構進行改進,融為一體,配合先進的數字化工作流程,勢必會大大降低印刷成本,提高印刷質量。
在Drupa 2016印刷展覽會上,Landa公司展示的3款納米圖像數字印刷機,是繼Drupa 2012展會推出概念型數字印刷之后的重大進步,納米圖像數字印刷機的輸紙和收紙部分與傳統膠印機相似,從噴墨制版、熱橡皮布傳送帶轉印圖像,到雙面印刷的方式則采用數字印刷機結構,再配合長達三米的交互顯示的全彩觸屏,將印刷作業的整個過程以3D效果顯示,便于故障排除。這一設計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顯示出傳統印刷與數字印刷相結合帶來的優勢。
綠色環保
勢在必行
近年來,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但是在實際的印刷生產中也存在一些污染問題,如油墨有毒物質排放、廢水、粉塵、汽油,等等,其中,油墨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源。溶劑型油墨含有苯、甲醛等有毒物質,嚴重時會使人出現頭昏、失眠、乏力、多夢等癥狀。而水性油墨在加熱轉印過程中,水分瞬時蒸發且無污染,符合低碳要求。
功能性印刷
漸成趨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印刷市場也在發生著巨變,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如何利用該項技術,擴展印刷業的邊界,為行業發展尋求新的商機是印刷人值得思考的問題。另外,掌握更多技術,以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要求,實現并幫助其完成一攬子解決方案也成為企業發展方向之一。
正是隨著需求的提升、技術的發展,功能性印刷應運而生。功能性印刷并不涉及由色彩產生的性能,而是涉及由物理或化學的方法產生的性能。如直線條形碼或編碼在方格內的點陣二維碼,必須經設備解讀,人們才能知道其內容,我們稱之為功能性印刷。目前,隨著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功能性印刷已經涉及除常規條形碼、二維碼以外的內容,如電子油墨印刷,3D/4D打印、RFID(智能化標簽)、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太陽能光伏板、電子紙顯示器等。
從傳統印刷走到功能性印刷是個突破的過程,需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及印刷行業在轉型升級中原有的行業邊界,這其中充滿著挑戰與風險。印刷與計算機的結合,加之強大的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及建模軟件,創造出為消費者所需要的新品,將是印刷行業的又一次飛躍。
?。ㄗ髡邌挝粸樯虾3霭嬗∷⒏叩葘?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