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偉:精益求精 煉就合格版輥
印版作為銜接印前和印刷的關鍵要素,對印刷生產流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印刷版輥質量合規與否也直接決定了印刷企業產品質量的優劣。那么,一支合格的版輥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版輥質量的好壞又由哪些因素決定?為此,記者來到山西運城制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品控車間的品控員楊忠偉進行采訪,實地體驗一支合格的版輥是如何“煉”成的。
先分色再加工
4月30日一大早,當記者來到運城北郊的運城制版集團品控車間時,楊忠偉正趴在一支版輥上,拿著專業的檢測工具對庫房的產品成品進行抽樣檢測。作為一名品控員,楊忠偉的主要工作是對版輥的質量進行控制和對成品進行檢測。
一般來講,當制版廠接到客戶的稿件要求后,生產部門會分為“兩步走”:一步是電腦作圖,對客戶的稿件進行分色和排版。另一步是根據版面大小、拼版需求等對版輥進行機械加工。楊忠偉告訴記者:“品控部是以上‘兩步走’的交匯環節,需要對生產的產品質量進行檢測。”
在車間,記者看到某品牌礦泉水的標簽分色處理結果,標簽上方清晰地標注著黑、專藍、專紅、青、品、黃等6種顏色以及白色、光油專版。“這就說明這個產品需要我們生產8支版輥。”楊忠偉向記者說道。
運城制版集團每天大概可以生產數百支版輥,如何評判一支版輥質量的好壞?版輥的使用壽命又與哪些因素有關?在楊忠偉的詳細介紹下,記者對此有了深入了解。
“衡量一支成品的版輥是否合規,需要從印刷成品的圖文還原度,版輥的精度、尺寸、跳動和版面的粗糙度等多方面進行評判。”楊忠偉指著一支待檢驗的版輥向記者解釋道。
版輥的使用壽命是否是衡量印版質量的標準之一呢?楊忠偉對此表示否定。“車間的生產環境,油墨的質量,承印物種類的不同,以及印刷顏色的不同,版輥的使用壽命都不同。比如白版的使用壽命就比較短,因為其印刷的油墨顆粒較大,對版輥的損傷相對嚴重。”楊忠偉說。
相同的生產環境如何評判不同廠商的版輥質量呢?楊忠偉告訴記者:“這主要是依照產品的色彩還原度、套印情況等進行綜合判斷。”
既做專家也做“雜家”
版面上的文字出現差錯是客戶原件錯誤還是操作人員輸入失誤?版面上出現小點是鍍銅的問題還是鍍鉻的問題?版面的色彩還原度是否達到客戶的要求?……這些問題都是楊忠偉每天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
品控部門作為生產流程中承上啟下的樞紐,是把控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在楊忠偉看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品控員,不僅要成為一名質量檢驗的專家,更要成為一名什么都懂的“雜家”。“品控員首先要熟悉生產產品的詳細信息,包括所用的原輔材料等。其次產品生產的工藝流程和生產過程的關鍵控制點做到熟記于心。一旦檢測出產品問題,一定快速想到的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楊忠偉告訴記者。
制版廠一般接收到客戶的文件僅是一張圖片,這需要制版人員先進行審稿。“所謂審稿就是要首先審清楚圖片是由多少個專色、配色、合成色組成,以及版面的文字大小、圖案顏色等,以上內容分析完成以后,方可確定要印刷廠印刷該圖片需要幾支版輥。”楊忠偉告訴記者。
一名好的品控員,要掌握版輥生產和質量標準的知識,最難的則是要對客戶希望達到的效果進行準確把握。
“不同品牌商對包裝產品表現形式的要求側重點不同,比如有的需要將包裝上的漢字印刷得清晰一些;有的則對字體沒有要求,希望將標簽的圖案印刷得鮮艷一些。客戶的需求不同,制版過程中的工藝使用也不盡相同。這些都需要提前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和溝通。如果沒能準確把握客戶的需求,這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進度。”楊忠偉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