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超: 印刷人學習新技術不止步
按生產單安排印刷次序、將文件傳送至設備、開始低速印刷、調整折頁設備、檢查印刷質量和折頁準確度、加速印刷、將書芯整理好后整齊碼放、完成后填寫轉序單……這是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責任公司數碼印刷機長王華超每天的工作程序。中石油彩印于2014年年底投資引入高速噴墨印刷生產線,王華超操作的數碼印刷機就是這條生產線上的關鍵一環。目前這條印刷生產線在北京的數量并不多,會操作該機器的工人更是鳳毛麟角,王華超就是這為數不多的人之一。
轉型:摸著石頭過河
王華超已經在印刷行業工作了18年,是名副其實的“老人兒”。但是3年前,當公司決定將他調到數碼印刷機的操作崗位時,他心里還是打鼓的。“那時候,我對數碼印刷可以說是一點兒概念都沒有,對自己能不能做好,信心也并不大。”王華超告訴記者。
在傳統印刷崗位上干了這么多年,突然間要轉型到數碼印刷,王華超的壓力很大。公司引進的數碼印刷設備技術含量高,操作系統為全英文界面,并且生產過程中還經常要解決設備中眾多精密傳感器中的莫名故障,這對王華超這樣傳統印刷行業轉型過來的人員來說,一切都得從頭學起。從“老人兒”一下子變成了“新手”,王華超說自己只能不停地學習。“學習數碼印刷機的操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起初,設備的工程師會給王華超和工友們演示設備的操作,這是他們唯一能學習的機會。王華超告訴記者:“那時候我們就跟著工程師模仿他的動作,把他的操作方法在本子上記下來,然后自己再一遍遍地演練。”面對全英文的操作系統,看不懂指令怎么辦?王華超說他剛開始選擇了“笨辦法”:“每次出現不同的指令時,我先記住不同單詞和句子的‘樣子’,然后在手機詞典里挨個查單詞,直到最后完全記住和熟悉,下次再出現相同的指令時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英語幾乎零基礎的王華超,憑借這種“笨辦法”掌握了數碼印刷機這臺“龐然大物”的操作方法。在此之前,可以說行業中是沒有“數字印刷工”這一工種的,但是王華超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能熟練操作數碼印刷設備的鳳毛麟角之一。
進步:與生產線一起成長
這3年多,王華超是伴隨著高速噴墨印刷生產線和數碼印刷設備的發展成長起來的,他對這套設備也有很深的感情。中石油彩印POD數碼印刷部副經理徐璐告訴記者:“公司引進這條生產線初期,完全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才,一切都是從頭培養的,現在王華超機長就是我們可以依賴的技術人才。”
不但自己成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王華超還一點點把經驗和知識教給年輕的工人們,工友們都喊他師傅,但王華超很謙虛,他說:“這個行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傳承,更重要的是互相學習,我也在學習年輕人身上的長處。”從業10多年來,王華超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學習心態,他覺得,要想真正做好一份工作,就要時刻讓自己吸收新鮮的養分。“我現在會操作數碼印刷設備了,但是誰知道過幾年會不會又有更先進的技術,如果有了,我還愿意去學。”王華超如是說。
聊起工作讓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王華超說:“我們公司印刷的很大一部分書籍是童書,我的女兒今年12歲,她平時看的不少書就是我們公司印制的,她看書時,我告訴她這本書可能就是爸爸印出來的。每當這時女兒都會很崇拜我,而想到和我女兒一樣的孩子們都能看到這些印制精美的圖書,我也覺得很滿足。”